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68篇
  免费   6709篇
  国内免费   8763篇
测绘学   2849篇
大气科学   7785篇
地球物理   9056篇
地质学   17734篇
海洋学   4366篇
天文学   1590篇
综合类   4134篇
自然地理   482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1602篇
  2021年   1790篇
  2020年   1476篇
  2019年   1698篇
  2018年   2023篇
  2017年   1828篇
  2016年   2143篇
  2015年   1857篇
  2014年   2236篇
  2013年   2183篇
  2012年   2132篇
  2011年   2192篇
  2010年   2302篇
  2009年   2172篇
  2008年   2040篇
  2007年   1914篇
  2006年   1497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1024篇
  2001年   1076篇
  2000年   1217篇
  1999年   1697篇
  1998年   1432篇
  1997年   1331篇
  1996年   1256篇
  1995年   1079篇
  1994年   941篇
  1993年   827篇
  1992年   660篇
  1991年   527篇
  1990年   409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324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177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丽江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的有限矩形位错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乃玲  李辉  申重阳 《地震学报》2003,25(2):172-181
研究了用有限矩形位错模型计算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面重力场变化的方法.以丽江MS7.0地震为例,讨论了确定用于模型计算的断层面参数的原则,并给出了结果.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类型位错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图象特征,并与丽江地震前后观测到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发震断层有限范围内模型可解释同震重力场的变化,但模型对于更大空间范围上的重力场变化并不能给出很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992.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模糊熵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1983年山东菏泽Ms 5.9地震和1985年河北任县Ms5.0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中强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减熵异常过程,并且一次比一次明显,中强地震都发生在低熵值处,震后恢复到高熵值的变化过程。这可能反映了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减熵有序变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模糊熵值减到0.907为发震前兆异常警戒线,并且离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减熵过程越大;震级越大,减熵过程越明显,减熵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993.
陆明勇  杨立明 《地震研究》2003,26(2):136-141
以华北地区 (33°~ 4 3°N ,10 9°~ 12 4°E)地震为例 ,用Gutenberg -Richter公式研究了地震均匀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自 1970年到 2 0 0 1年以来 ,本地区 2 0≤M <4 0的地震偏少、 4 0≤M <6 0的地震偏多、 6 0≤M<7 0的地震偏少、M≥ 7 0的地震偏多 ;然后择其将导致本地区较大社会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偏少地震——— 6 0≤M <7 0级地震进行灰色理论GM模型预测。通过上面的应用 ,使两理论优点在地震预测中得到结合 ,地震预测更有的放矢 ,预测结果更可信、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4.
探讨了比值参数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根据工程实例说明比值参数在压制局部干扰和邻近异常分离中有良好效果;将比值参数断面与电阻率反演断面比较研究,能取得较好的异常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云南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付虹  万登堡  张立 《地震研究》2003,26(3):209-216
经历史震例及近几年地震震前短临跟踪预报实践,对宏观异常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宏观异常内容和数量多少与震级有关;宏观异常不只是短临和临震异常信息。也有不少是中短期、短期异常信息;宏观异常分布在震中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的宏观异常地点对未来地震震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97.
Summary ?Using the data of 6 automatic heat balance observation (AWS) stations and a data set of 52 surface observation station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Plateau”) and surroundings,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is studied of “apparent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Q 1〉 and of “apparent atmospheric moisture sinks” 〈Q 2〉. The AWS s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period May to August 1998 of the Tibetan Plateau 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 (second TIPEX) by a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Japan. For this period the Plateau mean of 〈Q 1〉 is positive. Its value of 74 W/m2 is a little greater than a climate value and than values from MONEX and the first TIPEX in 1979, respectively. Also the corresponding 〈Q 2〉 is positive. Hence during that time the Plateau is a heat source and a moisture sink. A day-to-day change of 〈Q 1〉 and 〈Q 2〉 is more pronounced over the middle and east part of the Plateau than over the west part. Diagnostics accompan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study the daily relationship between 〈Q 1〉 over the Plateau and the weather over China and Asia for this summ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Q 1〉 may affect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posi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bnormal southward retreat of this Pacific high seems to have caused the second flood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se river basin in July. Received May 20, 2001; revised February 2, 2002  相似文献   
998.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孙力  安刚 《气象学报》2003,61(3):346-353
文中利用 196 1~ 2 0 0 0年中国东北地区 80个测站 4 0a的月降水和同一时期的北太平洋海温资料以及奇异值分解 (SVD)技术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当前期冬季和春季甚至是前一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如果处于异常偏暖 (或偏冷 )状态 ,并且西风漂流区具有较明显的SST负 (或正 )距平分布时 ,则东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整体偏多 (或偏少 )的倾向。当然 ,东北地区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这种联系也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2002年南海季风建立及其雨带变化的天气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南海海 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结合NCEP ,GPCP以及GMS - 5云图资料 ,综合分析了 2 0 0 2年 5~ 6月南海西南季风建立过程及其雨带变化 ,确定 5月 14日西沙及北部海区西南季风爆发 ,5月 15日整个南海季风爆发 ,季风爆发时间属于正常年 ;季风爆发时风向、风速、云量、降水、湿度、辐射及海面温度等要素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由大气环流的突变造成的。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变化过程是 :80~ 90°E越赤道气流加强 ,同时印缅低压加深 ,孟加拉湾南北向气压梯度增大 ,而后东亚大陆上气旋发展东移 ,副热带高压东撤 ,孟加拉湾低压槽前的赤道西风突然加强越过中南半岛 ,南海北部首先出现强西南风 ,继而南海季风迅速地全面爆发。孟加拉湾西南风加强到南海季风爆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大陆冷空气南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海季风爆发时呈现单雨带型 ,而后由单雨带型转变为双雨带型 ,雨带受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系统共同影响 ,并且随着副热带高压移动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地球物理问题的自适应模拟退火方法求解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应用模拟退火方法来处理具有多参数性和非线性特点的地球物理问题时,温度参数和退火过程难以选取,需通过反复试验,不便于应用的缺陷,通过对晶体生长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温度参数的确定方法,不同的参数退火速度可以调节.使得本文所述算法具有自适应的特点,便于实际应用,通过理论和实际试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